国防大学寻根抗大 让抗大精神成为致远之源
让抗大精神成为致远之源
——国防大学“抗大足迹行”实践锻炼活动侧记
从黄土高原的山坡窑洞到黄河岸边的波涛声声,从太行山的露天课堂到华北平原的抗大碑林……近日,国防大学60名中青年教研骨干奔赴陕晋冀地区11个市县,沿途参观抗大办学旧址,探寻抗大历史。
“校史之于大学,如同国史之于国家,是兴替之镜、正身之基、致远之源。”国防大学领导说,在抗大建校80周年之际,组织中青年教研骨干开展“抗大足迹行”实践锻炼活动,是加强教研干部教育培养的一项具体举措,旨在帮助教员在寻根溯源中砥砺前行。
1
这天,教员们高擎“传承抗大精神、建功强军兴校”旗帜,来到坐落在延安城内二道街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一跨入大厅,大家的目光齐聚在侧墙巨幅抗大校歌展板上:“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学校政委刘亚洲带领大家合唱《抗日军政大学校歌》,表达了对革命前辈的崇敬与追思。
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副局长苏雅琳说,毛泽东主席亲笔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其中首要的一条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也是最根本的一条。
抗大创办初期,部分同志在要不要坚持党对抗大的领导问题上,曾产生过一些模糊认识。毛泽东对此进行了批驳,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办学的根本原则,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为抗大办学方针的首要原则、作为对抗大学员提出的第一要求。
“政治建校历来是国防大学的优良传统和核心准则,政治可靠永远是人才培养之本。”该校领导说。
相关文章
标签/专题
中华民族
人才培养
国防
国防大学
工农红军
抗日军政大学
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毛泽东主席
艰苦朴素
解放军报
论持久战
黄土高原
曾雍雅
蔡长元
常勇
胡晓峰
陈云开
赵正洪
朱良才
钱七虎
马鸿宾
王世泰
江一真
谢尔盖·伊万诺夫
李公昭
杨孟著
刘彬
阿尔弗雷德·莫伊休
张广才
李中一
甘泉县
万丹如